找准用户画像,精确定位人群
 
 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,当互联网逐渐步入大数据时代之后,不可避免地给企业以及消费者还去了一系列的改变。似乎消费者的一切行为在网络面前都是“可视化”的。当大数据技术不断深入应用,怎样精准地利用大数据进行消费服务成为了各大企业的焦点。于是,“用户画像”概念也就定位受群体,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制作出热点高、传播广的软文。那么,找准用户画像就十分重要了。
 
  用户画像
 
  某用户,女,28岁,未婚,月收入3000元左右,爱美食,爱购物……
 
  你看到这一连串的描述时,脑海中是否也构建出这们女性的整体形象呢?这样的描述,就可以成为用户画像的典型案例。
 
  用户画像又称为用户角色,是一种对目标用户勾画、联系很有效的工具。当企业、个人通过一些收集、分析用户的社会属性,消费行为等主要信息之后,可以快速找到精准用户群体以及用户需求等更加广泛的反馈信息。
 
  作为大数据根基,用户画像完美且抽象地构建出了一个用户的全部信息面貌。这样,不仅能够进一步地精准、高效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、消费习惯等重要信息,并且对了解用户心理与需求都提供了足够的数据基础。
 
  如何构建用户画像
 
  用户画像的建立看似十分复杂,但是其实焦点工作就是为你的目标用户打上一个“标签”,这种标签往往是人为规定的高度精炼化的特征表示,比如年龄,比如性别,再比加偏好。
 
  如何才能构建出一套有效且准确的用户画像呢?
 
  基础数据收集
 
  收集到的用户数据源分为:静态数据与动态信息数据两大类,静态信息数据表示的是目标用户相对稳定的信息,这一类的信息自成标签,对于用户的这一部分真实信息无需过多地预测,更多的是需要对数据进行一个初步筛选。动态信息数据表示的用户不断变换行为信息。这种数据往往是十分有用且值得分析研究的。比如,当你在进行事件营销的初期,分析到你的用户大部分都是90后年轻人,这部分人群浏览的多是特立独行或者或者批判的内容,那么当你设定软文内容的时候就要符合90后的思维特点,展示独特,张扬个性。
 
  行为建模
 
  这个阶段其实就是对上一个阶段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,进行行为建模,也就是将抽象出的用户标签运用模型进行表现。
 
  当一个企业想要投放软文进行营销,在设定软文内容以及风格之前就要对目标用户贴尽可能多的标签。如用户的年龄,用户都关注哪些社交平台,用户关注的公众号有哪些,用户发言的活跃度,用户是否是文艺青年……
 
  构建画像
 
  初步构建用户画像可以说是行为建模的一种深入,在这个阶段就要将用户的基本属性,例如年龄、性别、地域、家庭收入状况、购买力、行为特征、兴趣爱好、社会特征等方面大致地进行规划与分类。
 
  用户画像虽然可以容纳的信息很多,但是永远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地描绘一个人,能做到的只能是尽可能地不断接近一个人的全貌。因此,用户画像不应该是固定的,而应该是动态的,是基于数据、根据数据的变化而不断修正的,同时,还要根据已知的数据来抽象出新的标签,使用户画像越来截止立体丰满。